苏轼就以工代赈,雇佣灾民修筑黄楼、加固城墙。
黄楼足足三十多米高,苏轼为了节省材料,甚至把州衙拆了一部分。
朱铭选择先登临黄楼,而不去游玩燕子楼,即在勉励告诫徐州官吏,一切应当以民生为重!
“当当当!”
“嘎嘎嘎嘎……”
几声啰响之后,宾馆大门开启。
先是一队近卫出来,继而朱铭带着随行官吏出现,外头的人群纷纷伸直脖子围观,还伴随着铺天盖地的问候声。
本地士兵净街开道,本地衙前击鼓鸣锣,太子侍卫们保护着车驾前行。
甚至连街道两边的楼房,都严格排查过,不准任何人携带弓弩。不时还有士兵,巡查街边的围观百姓,防止有人携带武器混进来。
阵仗搞得挺大,朱铭不便责备,因为地方官吏不仅在讨好他,也是害怕他出现什么安全意外。
黄楼在东门附近,那里已经有太子侍卫站岗,而且每层都有侍卫保护安全。
重甲侍卫不易攀登陡峭楼梯,因此是火枪手陪同朱铭上楼。本地之人,只允许三十个随同登楼,其余都得在地面慢慢等着。
一楼设有数道碑刻屏风,刻着苏轼、苏辙、秦观等人的诗赋,而且内容大都与徐州抗洪有关。
其中一道碑最为珍贵,毕仲询的碑额,苏辙的文章,苏轼的书法,三位名家的心血凝聚在一起。
“此皆依各家真迹而镌刻,”宇文常说道,“路过徐州的士子,多有来黄楼临摹书法之人。”
朱铭的书法虽然刚刚入门,但也看得津津有味。
在一楼观赏许久,朱铭拾级而上,很快来到顶楼。
此地三河交汇,乃水陆交通枢纽,举目望去蔚为壮观,四野景物尽收眼底。
徐州府和彭城县两级官员,指着远处各个方向,给朱铭讲解当年苏轼是如何抗洪的。又说如何在黄楼进行观测,以判断每年的防洪需求。
待回到一楼时,宇文常问道:“殿下可要留一副墨宝?”
府衙的文吏,早已准备好笔墨。
朱铭笑道:“这里全是名家之作,我就不要班门弄斧了。”
“殿下太过谦虚,谁不知道殿下贯通六经、精于诗词,实乃当世之大儒名家也!”一个叫刘穆的随行士绅奉承道。
徐州第一望族,当属彭城刘氏,自称先祖是刘邦,又说刘向、刘裕等人都出自此家。
宋代重修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