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之道,还诸彼身!
“好了,不用再辩了。”
朱铭终于出面收场:“制定《大明律》的时候,有个原则是以人为本。我大明立国,也是以人为本。我把《荀子》升经,同样看重它以人为本。”
“官员也好,学者也罢。今后研究《荀子》,当从这本书的‘人’着手。”
“文武百官的忠君,在荀子看来,不是忠于君王本人,而是忠于君之道。君无道,则孔子可以离开鲁国,我当初也可以起兵覆宋。”
“荀子的君道是什么呢?君道就是群道。人能为万物之灵,就在于人能结成群体,并以礼法来约束形成合力。怎样做一个明君呢?就是要解决人民温饱,让百姓安居乐业,让人才各善其用。”
“荀子的君臣之道,其实就是契约,双方都必须恪守契约。”
“现如今,我一直恪守契约,贪官污吏却不守约,豪强士绅却不守约!”
“江西大族,该不该整治?”
百官连忙呼喊:“陛下圣明!”
朱铭看向刘延年:“江西大族隐匿田亩、脱逃赋税,他们背离约定,该不该整治?”
刘延年很想替江西大族说话,但话到嘴边又变得委婉:“该整治。但拆族迁徙过于……”
“好,你也觉得该整治,”朱铭打断刘延年说话,“刘先生是大儒,定然懂得这些道理。这样吧,朕征辟刘先生为行人,前往江西领导拆族之事,总督魏良臣协助你拆族。”
刘延年瞠目结舌,继而呆立当场,不知该领旨还是拒绝。
说是让他去主持江西拆族,却又让魏良臣协助。其实就是让刘延年来背锅,实际权力还在魏良臣手中。
而且,给的官职也不大,仅是小小的皇帝行人而已。
偏偏这个职务又特殊,代表着皇帝外出办事。
皇帝还在经筵大会上赐官,一旦刘延年拒绝,等于是打皇帝的脸,他这辈子都别想再当官了!甚至于,刘氏子弟做官也会受影响,多半辗转各地无法正常升迁。
可接受这个官职,刘延年拿不到啥好处,反而名声会在江西彻底败坏。
毕竟,魏良臣是“清田总督”,拆族只是顺带的。
而刘延年却是“拆族钦差”,拆族迁徙的骂名全得他担着。
朱铭微笑道:“是官职太小,害怕不能震慑江西大族?那就恢复你在前宋的官品,但官职依旧是行人。”
高品低职。
刘延年开始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