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一个丐头儿,就能整几个乞儿弄死在杨家饭馆里,用人命借题发挥。
可是像王加逸这种一开始就到较高层次的衙门做事当差的人,反而不大可能接触到这种用低端手法解决问题的手段。
但,出卖张宓,他下不了这个决心。
他一个考中过举人的人,能进入宣旨院做事,虽说是送了钱的,终究还是靠的张宓。
这靠山要是倒了,他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如果自己出卖了靠山,日子更是难上加难。
如此情形下,在张宓又对他承诺,一定找机会破格提拔他之后,王加逸终于答应帮张宓善后了。
何逍做事胆大心细,甚至比他更早一刻答应了。
这一点,王加逸在供述时,是再三强调了的。
他说他是担心那时如果拒绝,张宓跟何逍甚至有可能杀他灭口,他才不得已屈服,是最无奈的一个协犯。
王加逸是勘印房主事,何逍是勘印房的管库,张宓是承旨院院长。
院长在这段时间内不下发勘印的任务,作为勘印房的主事和管库,就完全可以保证偌大的勘印间在这段时间内,谁也不会去。
他们故意捱到放衙,等宣旨院的人都走了,冒着大雨把那妇人和孩子运到了勘印房。
他们先用绳索把人吊上房梁,放在粗大的梁木上,身上撒了石灰。
高处、阴凉、通风、空旷,再加上勘印房储放的油墨有浓重的臭味,同时除了他们在这段时间内没人来勘印房,这便保证了在这段时间内,两具尸体一直搁在房梁上,却没有被人发现。
随后,他们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贴着勘印房最内侧的一堵山墙,又砌起了一道夹墙。
他们还用糯米汁、熟石灰和泥沙制造灰浆,作为砖墙的黏合剂和缝隙的封涂层。
在即将封顶的时候,他们把尸体封了进去。
按照张宓的说法,有着官不修衙的规矩,有朝一日这宣旨院的官舍不得不修的时候,他们这辈人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
再加上这堵夹墙在房舍内部,贴着山墙夹壁出一尺多宽而已,人一旦进来,根本不会注意到少了一尺有余的距离,所以绝对安全。
王加逸知道元祐年间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曾有官衙倒塌压死了人,申请维修朝廷都没有照准,所以对张宓的话深以为然。
待夹墙封闭,迄今已经快过了七个年头,他们早就把此事抛在了脑后,可是万万没想到,居然会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