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于全局性、长远性的治理,用来处理具体事务就显得辽阔;
策术之政,适合于扶危救难,在安定太平的时局下就不会有显着的效果;
矫亢之政,适合于纠正侈奢坠落的风气,靠它来治理已经病入膏盲的国家只会越弄越糟;
公刻之政,适用于纠正朝廷里的邪恶势力,靠它来治理中央之外的不正之风就容易失去民众;
威勐之政,适合于讨伐内乱,靠它来管理和平时期的老百姓就未免大残暴了;
技巧之政,宜于发展经济,富国强民,用来解决贫穷衰弱,但过于看重,只能劳民伤财,给民众增加困苦。」
这时在大堂之外,黄月英端着一些点心来到了大堂门口。
但就在她要踏入大堂内之时,她看到了诸葛亮抱膝的举动。
看见这一幕,黄月英的脸上浮现了惊讶的神色。
自入益州以来,她很久没见过诸葛亮的这个举动了。
黄月英又看了看诸葛亮对面的糜旸,她脸上流露出笑容,而后为了不打扰这两人,黄月英又默默退出了大堂。
子成,有福了。
糜旸听着诸葛亮所言的治政之术,听得几乎有些入迷。
糜旸从小到大亦看过不少经书典籍,亦听过许多政才讲政,但如诸葛亮这般将方方面面都分析到的治政之术,糜旸是第一次听闻。
这是来自一个伟大政治家的政治心得与智慧!
在入迷之时,糜旸的心中也有着感动。
诸葛亮将自己的政治心得与智慧无私地告知给他,这便是传道受业解惑!
….
在听完诸葛亮所说的话后,糜旸花了好一会儿,才完全消化诸葛亮所传授的知识。
诸葛亮看着糜旸脸上的思索之色,他也不打扰,就这么静静等着糜旸。
在糜旸消化完以后,他就马上问诸葛亮道:
「葛师,以上都是治政之术,那治政之道呢?」
面对糜旸的询问,诸葛亮取来书桉上的一支毛笔,而后在书桉上缓缓写下了一句话。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诸葛亮所写的这八个字,乃是出自《尚书》。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诸葛亮年少时酷爱书法,在多年持续不懈的练习之下,诸葛亮亦是当代有名的书法大家。
他目前的所写这八个字犹字体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