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糜旸当初会选择在河谷练兵的真正原因。
五大训练纲领,是由糜旸亲自制定而出。
而辅助完成这五大训练总纲相应的的细节条例,在之前糜旸就与邓艾三将一同借鉴当世军队的训练细节,及加上个人见解最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写成。
所以在糜旸将七斩令交予三将的时候,已经宣告着大军的训练正式开始。
...
时间的流逝总是过得很快。
在当日糜旸定好七斩令、五纲领的总训练措施之后,糜旸麾下的大军,在河谷中训练已经将近一月。
在这将近一月的时日之中,糜旸帐下的邓艾三将都深知糜旸急切想练成一支强军的心情。
所以在他们的指挥下,除去非必要的休息时间,那三营大军基本每时每刻都在训练当中。
这种训练强度无疑是巨大的,但相对应的,在这种训练强度之下,大军的训练进度亦大大增加。
也许不久之后,一支强军,便会显现在糜旸身前。
如今大军训练有这种进度,还有个很大的功臣,那便是前段时间一直在上庸城中的吕乂。
….
糜旸从成都带来的粮草并不多,当他到达汉兴郡中时,他所携带的粮草肉食,大约只够麾下大军一月食用。
但随着训练的展开,糜旸麾下大军体能消耗的增加,也令糜旸帐中的粮草消耗的速度,必以往预估的快上了三分。
在这种情况下,是吕乂来回周旋在上庸城与西城的申氏两兄弟之间,令他们时不时就会送数万斛粮草到达糜旸的大营之中。
或许每次押运来的粮草都不多,但在吕乂的努力之下,令糜旸时至今日,都无有担心粮草之忧,可以放心训练麾下士卒。
面对吕乂的这个才能,糜旸就曾在关嫣面前感慨过:「季阳虽无领军之才,然清明能干,数运粮草资助大军,令我始终无缺粮之忧,这是长史之才呀。」
长史一职,原始于边郡的郡丞别称。
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天下间开府的将军越来越多,以至于长史一职慢慢成为各大开府将军帐下,总领幕府的一个职务。
例如当年的张昭,便是以长史之职,为孙策、孙权两兄弟总领江东民政。
糜旸当着关嫣的面这么夸赞吕乂,实则是在透露出,有将吕乂慢慢培养成内政心腹大臣的打算。
面对着糜旸的夸赞,关嫣脸上浮现笑容,她亦为他的夫君取得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