旸送上他们最大的欢呼仪式。
随着一部分人这么做,其他的大臣很快就有样学样。
最后在糜竺与诸葛亮开始执芴击掌后,整个大殿很快被热烈的敲击声所覆盖。
刚刚殿中的群臣已经对糜旸祝贺过,但方才他们的祝贺是因为刘备的问话而开始的。
那种祝贺本质上是一种臣子迎合君王的祝贺,而且在他们的祝贺声中,也将刘备放在前方。
现在大殿中响亮的芴板敲击手心的响声,虽然没有方才的祝贺声统一。
但是这乃是群臣在看到糜旸之前的密奏后,为他的赤胆忠心,为他获得的硕大战果而发出。
当一阵阵强烈的敲击声响起后,殿中群臣口中亦发出一阵阵欢呼:
「彩!」
这是殿中群臣自发的,为糜旸所献上的专属于他的凯歌!
而能取得这种效果,糜旸写的那封密奏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糜旸的那封密奏透露出的自信与情感,再加上他现今获得的战功,实在是很难不令人对他起欢呼之心。
而这种效果正是刘备想要看到的。
一阵阵激烈的喝彩声再次传到殿外,引得殿外的人等再次对着大殿中注目而去。
今日是怎么了?
难不成是天雷把曹丕劈死了?
热烈的敲击声及群臣的喝彩声,在大殿中越来越响亮,落在刘备的耳中让他的眼神充满着笑意。
身为君王的他,并没有因为底下的臣子为另一位臣子击芴喝彩而生气,甚至他心中都没有起忌惮之心。
帝王心术他懂,但是重情重义的刘备却不是心性凉薄之人。
在大部分群臣都在为了自身前途向他劝进的时候,只有糜旸懂得他的心思。
他逆着大势而行,想着如何为自己建功,想着如何向天下人证明「凛凛人如在,谁言汉已亡」。
现在他做到了!
这样的子侄,难道担不得这种群臣击芴众喝的荣耀吗?
当然是担得起的。
既然担得起,那他就会给他。
良久之后,大殿中的群臣喝彩声终于停息。
只是虽然喝彩声已经停息,但是众臣的脸上还流露着潮红之色。
看着众臣脸上的潮红之色,刘备适时开口言道:「汉兴太守立下此等大功,应该论功行赏。」
当刘备的这句话出来后,大殿中一下子间又开始热闹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