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知道曹仁的人头现在就摆在刘备身前,糜旸斩曹仁,擒夏侯。
而曹仁的近五万魏军,或死或降几乎全军覆没。
这样的战果是可以与关羽的水淹七军相提并论的。
而同样的战功,糜旸早在公安一战中就获得过。
在当初糜旸公安一战获胜后,刘备只拜糜旸为偏将军。
这其中有个原因便是,刘备将糜旸那一战中的功勋留到以后再加封。
现在以往的功勋未用完,糜旸又立下这等功勋。
在这种情况下,糜旸的封赏肯定不能随意的。
杂号将军已经配不上糜旸了,甚至关内侯的爵位也显得委屈糜旸了。
所以殿中的群臣对糜旸的封赏讨论的十分激烈。
在众臣之中,只有糜竺与诸葛亮两人没有参与讨论。
糜竺的脸上满布笑意,顾着高兴的他哪
有心思参与讨论,反正他知道刘备肯定不会委屈糜旸的。
至于诸葛亮嘛,他在想着一件更重要的事。
讨论声越来越激烈,而在众臣的讨论声中,将军称号虽然还未得到统一,但是对于糜旸的爵位封赏群臣都形成了一种主流意见。
那便是加封糜旸为列侯!
但就是在群臣讨论激烈的时候,诸葛亮却从坐席上起身来到大殿中,他对着刘备一拜问道:
「大王,在糜汉兴的奏报中,可有言及天子下落一事?」
当诸葛亮起身之后,大殿中的讨论声就渐渐小声,而当他问出这件事后,大殿中的讨论声就瞬间停止。
群臣这时才反应过来,之前刘备让糜旸查询的这事。
见诸葛亮出来问及这事,刘备的脸上浮现悲痛之色。
他看着大殿中的群臣言道:「据糜汉兴奏报,他查明天子已遭曹丕残害!」
刘备说的没错,在糜旸的战报之中,他还夹杂着关于调查刘协下落的情报。
而糜旸之所以会有这番论断,乃是因为他「探听」到两个消息。
逆魏大臣苏则与宗亲曹植,为天子刘协之死发丧痛哭。
有这二人的举动在,糜旸情报的真实性无需质疑。
当刘备的话语刚落,知道天子刘协已经遇害的各位大臣,他们从方才的亢奋情绪中纷纷醒转,然后他们的脸上流露出悲痛之色。
就连诸葛亮也是如此。
但诸葛亮在悲痛之余,他又对着刘备进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