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文书递到曹真的手中。
曹真很快展开文书看了起来,可是在看完文书中的内容之后,他原本欣喜的神情瞬间消失不见,一种愤怒与不解的神色占据了他的脸庞。
“孤让他们活,可他们为何要执意寻死!”
说完这句话后,曹真气的将手中的文书直接扔到了地上。
引起曹真发这么大火的,是近来在汉中发生的一件事。
当初在魏军进入汉中后,便发现有许多百姓因感念糜旸之前施展均田制的恩惠,纷纷在魏军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向汉军输送粮草。
曹真探知此事后大怒,派出兵马大肆捕杀那些百姓,又设立了“连坐”的严酷法令,希望以此杜绝汉中百姓的这种行为。
曹真本以为在他高压的手段之下,汉中的百姓会因为畏惧死亡,而不敢再向汉军输送粮草。
中原的百姓,不就是被曹魏的类似手段,驯服的无比温顺吗?
但令曹真万万没想到的是,哪怕在他如此严酷高压的手段之下,还是有着不少百姓甘愿冒禁送粮给汉军。
这一点无疑是在挑战他的权威,让他如何能忍?
愤怒的同时,曹真的心中还有着深深的不解——他们为什么这么傻?
当年当阳之战时如此,今日汉中之战时亦是如此,“汉”这一字,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曹真不知道的是,当年荆州百姓愿意随刘备南渡,是在于刘备与诸葛亮的德政让他们感恩戴德。
同样的是,糜旸的均田制与三长制,在汉中的百姓心中,也被视为他们一生中最为难遇的德政。
当世百姓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很多人都可以称之为愚昧,但他们同时也是最淳朴的,这一点及至到后世的千年间,都未曾变过。
公道自在人心,有人真心对他们好,那他们也会以最真挚的方式,对这种好做出回应。
“汉”一字是死的,并不具备多大的魔力,真正有魔力的在于那些真心为百姓着想的,汉之代言人们。
或许信奉强权的曹真不需要懂这些,但很明显这种事触犯了他那敏感的神经。
得人心者,得天下!
一想到这点,曹真心中的愤懑就在不断累积着。
天下应该是大魏的!
“杀,杀,杀!
既然他们要送死,那就全部杀光!”
曹真的咆哮声不断响彻在他的大帐内。
看着咆哮的曹真,刘晔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