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话透露出杨洪坚定的态度,而他也不是口嗨党。
在之后的日子里,杨洪利用自己在益州的声望,利用自己非凡的理政才能,硬生生协助诸葛亮完成了一个在当世看来几乎不可能的壮举。
人定胜天四个字,在当初的那段岁月中,在诸葛亮与杨洪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若要对汉中之战立下功劳的大臣排序,杨洪绝对是前五之列。
正因为这巨大的功劳,在刘备称帝后,刘备力排众议,将身份敏感的杨洪放在了蜀郡太守这个极为紧要的位置上。
也正因为这巨大的功劳,在去年犹如暴风雨的对益州系大臣清洗活动中,杨洪始终能独善其身,不被波及。
事后刘备还专门写信安抚杨洪来着,益州系诸臣子中,能得到刘备如此爱护与重用的,恐怕也只有杨洪一人了。
但杨洪并未恃宠生骄。
杨洪深知他自己身份的敏感,故而在成为蜀郡太守后,他继续保持着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风格,兢兢业业地为大汉发展着经济。
对杨洪来说,这种不参与任何政治斗争,只一心为国效力的生活,让他十分甘之如饴。
可近日从北境收到的一则文书,却让杨洪的心情不怎么美丽。
这则文书,乃是由诸葛亮的幕府直接发到他的手中,最重要的是文书中的内容,让杨洪有回到往日之感。
“不惜一切,整合国力支援剑阁。”
这句话是文书中,诸葛亮亲笔写下的最后一句话。
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杨洪便意识到了诸葛亮的意图。
当年汉中之战时,诸葛亮就是如此做的。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杨洪的心中难免浮现沉重的心情。
当年他能完成那个壮举,是诸葛亮在总览全局,而他在一旁负责具体执行。
现在诸葛亮去往剑阁,那么接下来很多事都要靠他一人完成了。
但不管心情如何沉重,杨洪心中却并没有退缩之意。
前路如何艰难,无非是再走一遍而已。
杨洪以最快的速度召集了郡府诸僚属。
当杨洪以府君的身份,说出议会的主题后,前来与会的诸僚属之间很快就开始躁动起来。
梁州之战是去年发生的,经过一年的发展,益州的国力是有所恢复。
可再如何恢复,益州的国力也不可能在一年之间,就恢复到鼎盛时期。
别的不说,当下转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