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又是新一轮的播种时节,若按照杨洪的命令,将蜀郡内的大量人力都调往剑阁,那接下来一年益州的发展怎么办?
发展与战争这两个抉择,一向是最为矛盾的。
而对于这些身为大多是文吏的僚属来说,他们心中无疑更偏向优先发展这一点。
很快就有亲近僚属,对杨洪委婉地提出了心中的看法。
在一名僚属发言后,其他的僚属也接连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尽管有多人相继发表看法,但他们的看法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便是无须要动用蜀郡近乎全部的国力,来支持前线打这场梁州之战。
诸位蜀郡僚属也不傻,他们当然知道现在杨洪要倾尽蜀郡国力,为的是什么。
可当下的局势较以往已经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之前大汉腹背受敌,不止梁州危在旦夕,就连益州的北大门剑阁也岌岌可危。
但近段时间以来,先是刘封大败魏军一场,又是丞相诸葛亮成功平定南中之乱,及时率军返回。
当这时,剑阁已经有了诸葛亮领军坐镇,可以说益州的安危已经有了一定的保障。
那么这时候,还需要倾尽一切力量支援梁州吗?
或者说句更为实际的话,一旦蜀郡这么做了,那么蜀郡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国力就再度会受到重创。
而相应的,糜旸一定会打赢这场梁州之战吗?
这个答案没有人能做出断言,可人都是懂得权衡利害的,一个是百分百,一个是成功的希望不大,凡是正常的人都知道该如何抉择。
甚至有些人心中,有着更为诛心的想法。
不管梁州之战的胜利属于哪一方,只要蜀郡的国力在慢慢恢复,那么将来益州的主人是谁重要吗?
在场的僚属大多是益州士人出身,去年的那场大清洗只是将益州的上层世家荡涤一空。
但由于地理的因素,蜀郡,乃至整个益州的中下层官吏,大多还是益州本地士人担任。
若真按杨洪的命令那般,要想调集大量的人力、物力,那么无疑这些士人背后的家族利益,会受到严重的侵害。
在杨洪下达命令的不久之后,与当年汉中之战时类似的犹疑与不安,再度萦绕在众僚属的心头。
听着众位僚属七嘴八舌的讨论声,杨洪的脸色愈发难看。
可他并没有急着发火。
不能希望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大局观,很多人都只会在他们相应的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