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自小就懂得察言观色。
或许郭淮那日觉得自己隐藏的很好,可姜维那日还是察觉到郭淮对糜旸写信给他一事,是心有不喜的。
或者说是怀疑更为妥当。
姜维原本以为只要他在攻打阴平的战役中奋不顾身,便能打消郭淮的怀疑。
姜维原本以为这并不算一件大事,因为只要等来日魏军大获全胜,那么郭淮心中的怀疑,自然就会打消。
可天下间却有着糜旸的存在。
或者说这颗怀疑的种子,原本就是糜旸的刻意为之。
当日糜旸播下的那颗怀疑的种子,不仅只存在郭淮的心中。
在时间的浇灌及曹真大败的催化下,这颗种子不但在姜维与郭淮二人的心中深种,甚至今日已经到达结果的时刻。
在推断出常雕背后的指使者是郭淮后,郭淮想要做什么,自然再也瞒不住姜维。
想到郭淮的目的,姜维不禁自嘲的笑了几声。
没想到他一年以来,数次为郭淮出生入死,可仅仅只因为糜旸的一封信,却让郭淮如此对他!
一时间,委屈,愤懑,不堪,种种难受的心情弥漫在姜维的心间。
年轻人嘛,情感总是很丰富的。
但在平复下心中的思绪之后,姜维才反应过来,到了这时候一味的难受是无用的,最重要的是尽快洗清自己身上的嫌隙。
姜维立刻就想给杨阜写信,可刚刚举起毛笔,姜维却怎么也没办法写下一个字。
在曹真、曹洪大败的消息接连传开后,郭淮的大军军心不断受到剧烈震荡,同时还有一种责怪的情绪在大军中悄然的蔓延着。
人一旦遇到耻辱或者失败时,总是自然的想找个背锅者。
这个背锅者是谁呢?
自然不可是曹真与曹洪,这二人乃是曹魏宗亲。
在下意识地“原谅”这二位后,自然而然的大军将责怪的情绪,尽数倾泻到当初率先提出南征之策的杨阜身上。
当初杨阜提出的南征之策有多敞亮,预期有多美好,现在集中在杨阜一个人身上的怨气就有多大。
这还只是郭淮这部大军的,若将目光放到整个大魏呢?
在如此大的怨气集中之下,杨阜这次很可能自身都难保,或许他的人脉会保住他一命,但贬官是肯定的。
这种情况下,自己写信给杨阜,哪怕他愿意帮自己,他又能帮助多少呢?
甚至他可能因为自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