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机会。
单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所谓的“杨阜为糜旸奸细”的罪行完全是凭空捏造。
这件事或许在一开始,就被一种强大到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推动着。
而这种力量,曹魏之中目前亦只有一人可以拥有——齐王曹叡!
可是听闻齐王曹叡今年尚未及冠,他又如何做到如此果决的?
他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呢?
一时间,心神大乱的姜维近乎有些站立不稳。
“杨公向来公正不阿,又岂会做这种事?
他一定是受到奸人的陷害,齐王,齐王为何如此不察!”
姜维的话语中充满着悲痛。
姜维对杨阜是有很深感情的。
毕竟在过往的时日中,杨阜对姜维的爱护,提拔,那几乎可以用不遗余力来形容。
当世的杨阜,无愧姜维故主一称。
而对于姜维这样极为看重恩义的人来说,故主被陷害,又岂会不感到痛心疾首呢?
可姜维终究是姜维。
他并未如常人一般,只是一味的痛心疾首,在心中的悲痛不断累积后,一种新的情绪出现在姜维的心中。
姜维跪地手中紧紧捏着手中的情报,他手上的青筋不断暴起:“这世上难道就没有公道吗?”
姜维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中充满了悲愤。
他在为杨阜鸣不平。
梁州之战的主帅是曹真,另外两路魏军的主将分别是郭淮与曹洪,杨阜在这场梁州之战中,从始至终都未有指挥权。
所以为何魏廷会将战败的责任,推在杨阜身上?
相比于杨阜受到如此严重的刑罚,刚刚逃回关中的曹真与曹洪,却仅仅是受到降职罚俸的处罚,这不觉得很可笑吗?
姜维也许是在自问,但糜旸却被姜维的这句自问吸引了注意。
“这世上自然是有公道的,常言道:公道自在人在。
只是伯约,世事复杂污秽,有时公道也仅仅只会存在人心之中。”
“梁州一战你军惨败,关中精锐折损十之八九,几与当年的赤壁之战等同。
如此惨重的大败势必引起国内人心惶惶,要想保住国祚,则先要稳定住人心。
而自古以来,要想在大败之后稳定人心,又有比当众处斩导致战败的元凶,更为直接的办法吗?
曹真、曹洪皆是宗亲,在这种情况下,地位不低且当初又首劝曹真南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