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备这位帝王,在遇到糜旸这位大将军时,二人第一时间谈论的不是国家大事,反而却是私人感情上的宣泄。
这给了在场的众臣心中一种很强的违和感。
早就听说过,大将军与陛下之间的私人感情极好,但今日一见,他们二人的关系哪里是能用极好二字形容的?
分明用情若父子来形容才恰当。
而众臣中的姜维在看到这一幕后,他心中忽然想起一件事。
当初郭淮在得知糜旸大败曹真的时候,他一边感到震撼,一边为安抚军心很快做出一个推断——此战过后,恐糜旸功高盖主也。
功高盖主对一位将领来说,绝对算不上什么好词,而有史以来功高盖主的名将,很难有好下场的。
可在见到今日的此情此景后,姜维心中对郭淮的那个推断却感到嗤之以鼻。
就这君臣二人之间的关系,曹魏方面还想离间?
简直荒谬。
在抒发了一阵满足的大笑声后,刘备便趋身对着糜旸言道:
“天色将暗,大将军还不快点将朕接入城中。
难不成大将军是要朕露宿野外乎?”
刘备的玩笑让糜旸觉得有些好笑,但他表面并未表露出来。
他躬身来至刘备马下,亲自为刘备牵起缰绳,然后拉着马匹带着刘备往南郑城内走去。
这一刻羽林军还未来到城下。
但不需要羽林军提前进城排查隐患,刘备就这么任由“功高盖主”的糜旸,将他慢慢带入南郑城中。
看着糜旸为自己牵绳引路,刘备的眼中浮现起怀念之色。
当年糜旸还是孩童时就养育在他的身边。
由于对糜氏一族的亏欠,加上那时刘备膝下尚无年幼子嗣,故而他对糜旸是真的当做儿子爱护与培养的。
年幼的糜旸或许因为长年逃难,胆子显得非常小,那时候他为了锻炼糜旸的胆量,特地将糜旸带出新野城,亲自教授他骑术。
可惜胆小的性格,又岂是一时半会就能改正的。
在一开始时,糜旸完全将他教导骑术的活动,当做一种踏青的娱乐。
而每当夕阳西下之时,他就会抱着糜旸一同坐在马上,护着他往新野城内走去。
当年情景,与现在情景,好似有着许多重合之处。
唯一改变的是,他老了,糜旸长大了。
十数年的时间足以改变许多事,他不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