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这实在是有些过于贪心了。
不过在看到刘封脸上的喜悦后,刘备却是想起了一件事。
看周围无其他人,刘备似是不经意地问道:
“近来关内有流传,关于你何时封王一事?”
刘封见刘备冷不丁的问他这件事,心中有鬼的他脸上喜悦瞬间消失不见,剩下的只有慎重之色。
刘封与马上微曲身体,躬身回答道:
“略有耳闻。”
这件事近来在阳平关内流传甚广,甚至连刘备都听说过,刘封要是回答说不知道,那就太假了。
因此刘封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回答。
只是耳闻而已。
可惜刘封还是小瞧了他的这位父皇。
听到刘封的回答后,刘备转头看了刘封一眼,然后温言劝道:
“让你的人,停止吧。”
刘备的这句话让刘封脸色大变,他急着想解释什么,可刘备却没给他解释的机会。
“你做的事,朕不怪你。
但不要继续了。”
刘备的语气很是笃定,他知道这个议论,就是刘封派人暗中流传出去的。
原因很简单,当下组成大汉政治的三大势力分别为元从,荆州,以及东州。
其中元从系与荆州系大臣分别因为关羽与诸葛亮的原因,都对刘封感官不佳。
而东州系大臣目前比较佛性,只要不触及到糜旸的利益,他们很少会去主动做某些事。
在这种情况下,除去刘封自己的人之外,谁还会自发的为刘封议论这件事?
况且刘备对刘封很了解,性情敢作敢为的刘封,是会做出这样事的人。
听到刘备笃定的语气后,刘封也失去了狡辩的心思,他老实低头道:
“儿臣知错了。”
见刘封认错,刘备也就失去了对这件事关注的兴趣。
正如他所说,在这件事上他并未有怪罪刘封的意思。
因为刘封做这件事,乃是可以理解的。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刘备善于知人的前提,在于他一向正视人性。
不过刘备似乎是为了安抚刘封,所以他随后还是开口许诺道:
“若你真心为大汉效命,该属于你的,朕将来一定会给你。”
在得到刘备的这句许诺后,刘封大喜。
他的父皇,从不食言。
看见刘封喜悦的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