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尚未找到猎物的的刘备,抱着拉近刘封与糜旸关系的想法,问刘封道:
“你觉得大将军如何?”
面对刘备的询问,刘封一下子愣住了。
不是他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实在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太多了。
当下天下间对糜旸的议论可谓是滔滔不绝,刘封自然也听过不少,他可以随意摘取几个回答给刘备。
但一向知人的刘备,又怎么会不知道大将军的为人呢?
故而刘备问这个问题,一定是有深意的。
想到此,刘封再次斟酌着回答道:
“于军略上,臣不如他。”
就算刘封再骄傲,他也不敢说他的军略在糜旸之上。
不然恐怕都不用刘备嗤之以鼻,就算是一梁州乡间老夫听到这答案后,都会不自觉地想着冲来冲刘封啐上几口。
但性情倨傲的刘封,在说完这一句话后,还是在心中暗暗想道:
他只是军略上不如糜旸而已,糜旸也有不如他的地方,例如身份。
纵使糜旸再如何优秀,他只是刘备的外侄,至多再加上一个徒弟的身份。
但他刘封却是刘备的皇子,是将来能够封王的人。
糜旸与他的身份,又如何能比呢?
而刘备在听完刘封的回答后,不置可否。
他只是转而说道:“大将军还有一点你也要学习。
例如他的藏锋。”
见刘封不解,刘备继续点拨道:“你还记得当日议会上,为何大将军要在众臣面前,当众向朕举荐骠骑将军吗?”
当刘备提起这件事后,刘封的心中又浮现了怨气。
本来那一日若没有糜旸的横插一脚,那么他那日就可以顺利成为刘备的副将了。
但可恨!
刘封心中郁郁不平,导致他脸上的神色也不太晴朗。
刘备在看到刘封的神色后,他便继续言道:
“那一日你可能只以为大将军是在从中阻扰,但那一日大将军当众举荐骠骑将军后,却是有不少大臣认为大将军,在这件事上有失英明了。
这对大将军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好的议论。
可你想过没有,以大将军的身份与聪慧,他完全可以选择将举荐骠骑将军的心思,私下禀告给朕。
为何要冒着承担有污名声的风险去做这件事呢?
乃是大将军知道,他当下立下的功勋太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