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这两员猛将助阵,但汉军还是一直迟迟不能攻下魏军大营。
这除去魏军人数众多及曹真守营有方外,还因为上邽守将郭淮,乃是个难缠之辈。
每当汉军全力对魏军大营发动猛攻时,郭淮就会率军袭击汉军的侧翼。
上邽城内的魏军人数并不多。
可郭淮的魏军,却与大营内的魏军,形成了掎角之势。
这让汉军在作战中,处于被动。
以上的重重因素导致了上邽的战局,整体上维持着对峙焦灼的局面。
为了打破这对峙焦灼的局面,刘备这几日一直召开军事议会,想着能集思广益,思考出一个方略,为汉军打开在上邽的局面。
毕竟据之前糜旸传来的消息可知,街亭处的汉军刚刚取得一场不小的胜利。
对比之下有着汉军主力的上邽,却一直在上邽未有什么大的进展,这段时间反而还折损了不少兵马。
这种对比,让刘备心中一直憋着一股气。
他知道糜旸马上就会到。
正因为如此,刘备愈发想着在糜旸到来之前,取得一场胜利。
徒弟优秀是一回事,他这个做师父的,也不能太拉胯了不是。
刘备用威严的眼神,扫视了一遍在场的众臣。
哪怕赵云前几日被他派往街亭,可当下他的大帐内,还是汇聚着当下大汉最为优良的臣子团队。
刘备觉得,这一众国之良臣中,总不可能没有一二人会有良策献上吧!
可事实却让刘备觉得心灰意冷。
在他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众臣后,众臣中没有一人敢直视他的眼神。
这代表着众臣都没有策略,可以打破当下两军的僵局。
甚至连刘备一直器重的黄权也是如此。
看到这副场面后,刘备叹了口气说道:
“若孝直尚在,何至于让朕止步于上邽也!”
刘备是个重感情的人。
重感情的他,在当下群臣皆束手无策的时候,很自然就想起了当年让他一飞冲天的翼侯法正。
听到刘备的叹息中满是对法正的思念之情,正所谓君忧臣辱,这一刻帅帐内的一众汉臣,脸上都浮现了羞愧的神色。
只是羞愧归羞愧,让他们想出计策来,那也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他们皆是大汉的良臣不错,但不说术业有专攻,帐内的大臣又不是都是擅长军略之辈。
而就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