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恃为善军略之辈,但与法正那等惊世之臣又如何相比呢?
眼下上邽城外的汉臣团体,与历史上刘备东征时所带的汉臣团体,在人员上并无大的区别。
历史上他们甚至都没提前预防陆逊的火攻,更别说当下想出能够击退数万魏军的策略了。
可就在群臣羞愧,汉帝生叹的时候,侍郎董允一脸喜色的进入了大帐之内。
董允风风火火的进入,一开始并未引起帐内诸人的注意。
只是当董允汇报出一件事后,方才还在羞愧的众臣,却直接纷纷抬起头看向了董允。
“陛下,大将军到了!”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在大帐内引起了躁动。
“大将军怎么会突然来此?”
“难道是曹彰小儿已经授首?”
“我就说凭大将军之能,曹彰小儿又岂能挡得住他!”
“可若曹彰小儿已然授首,大将军缘何不乘胜追击呢?”
一句句或猜测,或笃定的话语,在帐内的不同汉臣口中发出。
可尽管他们说的内容不同,但他们的语气却是统一的——那便是欣喜。
看见众臣因为糜旸的到来而欣喜鼓舞,要是换做曹家或孙家的任何一位主君,估计心中都会起忌惮之心。
但刘备的心中却并未有这种想法。
同样的他的心中也与众臣一般,充满了对糜旸的期待——尽管糜旸来的比他预想中的快上了一些。
期待之余,刘备也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方才让他们想计策时,一个个哑口无言,现在倒是群情振奋起来了。
只是刘备也没太在意这点,他挥挥手示意董允将糜旸带进来。
得到刘备的示意后,董允连忙转身朝外走去。
等了一会,糜旸方在董允的带领下出现在了大帐内。
当糜旸的身影出现后,帐内的一众汉臣皆自发地起身对着糜旸行礼参拜道:
“臣等拜见大将军!”
众臣的声音高昂整齐,充满了恭迎的意味。
不管一众汉臣是何等身份,或三公或九卿,但在这一刻,他们都流露出对糜旸发自真心的敬重。
若没有糜旸,又何来大汉当下之局势?
群臣躬身欢迎的架势,并未让糜旸停下脚步。
不是他高傲,而是这时他的眼神都在眼前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身上。
看到刘备比以往又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