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向是曹丕引以为豪的一件事,也是曹魏被世人当做华夏正朔的一个象征。
可曹叡知道这个象征,如他眼前这时的玉盏一般,已经变得支离破碎了。
凉州的丢失,代表着曹魏以后再无法将影响力施加到西域。
以后西域诸国要想上贡,估计也是上贡给那渐渐复苏的大汉了。
一想到这,曹叡的心中就跟燃烧起火焰一般难受。
得亏这世的曹叡没有经历过丧母之痛,心态还不至于太过偏激。
不然凭他当下的心情,恐怕殿内的内侍们都会有性命之忧。
只是曹叡的心智不同于常人,在五内俱焚了好一会后,曹叡还是让自己强制冷静下来。
他马上命内侍前去召司徒华歆前来。
没用多久时间,在家养老的华歆就被召到了曹叡的身前。
华歆在到达大殿内后发现,大殿内只有他一位大臣到来,这不免让他有些疑惑。
华歆当下虽是曹魏的司徒,位列三公之尊。
可在东汉之时,司徒就俨然成为有虚名而无实权的官职。
对于这一点华歆心知肚明的很,所以一直以来他除非有重大的朝会,不然一般都呆在家中休养。
而以往讨论重要的国事时,不是说不会召唤到自己,只是却不会出现只召唤自己的情况出现。
可眼下的情景,却很明显违背了往日的惯例,这不免不让华歆心中有所警觉。
他本能的觉得,今日对他来说会是不简单的一日。
华歆预料的没有错,在华歆到来入座后,曹叡很快就将曹真送来的奏表命内侍交到华歆的手中。
华歆在看完奏表中的内容后,不由得脸色大变。
为了不引起洛阳的人心动荡,曹叡一直严厉禁止前线的军情在洛阳城内流传。
加上华歆并不是很关心军事,所以他之前并不太了解前线的军情。
哪怕华歆之前心中有所猜测,前线的军情对魏军不利,可他哪里能想到,关中前线的军情已经危险至此了呢?
下意识地华歆就想起身奏请曹叡召集群臣商议。
可还未等华歆起身,曹叡便挥手制止了华歆的举动,随后曹叡盯着华歆,对华歆说出了召他前来的用意:
“孤意欲拜你为使,前去出使孙权。”
曹叡的这句话让华歆心中的警铃顿起,接下来曹叡说的话更让华歆惊的满头是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