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并未直接反驳郭淮的建议,可帐内的人都听出了曹真言语中的拒绝之意。
既然渭南是必争之地,那么当然要集中所有兵力拱卫五丈原。
只是曹真拒绝郭淮的意思诸将体会到了,可曹真拒绝郭淮的理由却让诸将面面相觑起来。
虽说相比于渭北,渭南的土地是更肥沃些,但也不至于有着“百姓积聚皆在渭南”的差异。
大将军的这理由,实在有些牵强了。
郭淮也知道曹真的理由有些牵强,他更是从这个理由,隐约看出了曹真心中的真实想法。
觉察曹真真实想法的郭淮,不会傻到当面揭穿曹真,他只是继续劝说道:
“糜贼用兵向来多变,今我军占据地利却不先一步分兵前往渭水,若糜旸率大军到来后,反而分兵奇袭渭水,到时渭北震动,我军奈为之何?
为谨防糜贼有窥伺渭北之心,我军当防范于未然,先派兵于渭北修筑营垒。
若到时糜贼想分兵袭我渭北,我军可半渡而击之,必可获胜!”
郭淮态度坚决,力劝曹真应当提前分兵驻扎渭北。
而在说完以上的理由后,郭淮为了进一步让曹真同意,他便继续说道:
“况且只要我军能守住渭北,那么我军前往陇右的道路就不会断绝。
贼军主力当下皆由糜贼统率,步步逼近于五丈原,贼军在陇右的防务空虚。
敌之空虚,我军就有可趁之时。”
郭淮的话引起了曹真的注意。
曹真连忙问郭淮道:“难不成卿想引兵逆行,绕路袭击糜贼腹背?”
曹真问询郭淮的时候,脸上流露出喜色。
他因为郭淮的胆色而喜悦。
可惜曹真要失望了。
面对曹真的突然询问,郭淮一下子语噎。
他像胆子这么大的人吗?
为了解除曹真对他的误会,郭淮当即回道:
“不然。
敌军虽在陇右兵力空虚,可安定郡有贼兵数千精兵,我纵有为国捐躯之心,可兵少前去不足建功,反而有丧师辱国之忧。
若兵多前往,则我军在五丈原的防务又将空虚,反而会给糜贼可趁之机。
臣是认为,若糜贼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那么我军再难以对陇右施加影响。
可只要我军能占据北原,那么我军与陇右的联络就不会断绝。
等冬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