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魏国建立以来,迁都的建议只在一次出现过。
那便是当年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
但那时候的迁都提议,建议的是将大汉的国都迁走,并不是大魏的。
纵算是如此,那时候的迁都之议,都在朝野之中引起了多大的非议?
而当下贾诩提出的迁都之议,很明显就是建议曹叡将曹魏的国都从洛阳迁往邺城。
曹叡知道,一旦他做出这样的决策,那么势必会在曹魏境内引起极大的动荡。
将国都从洛阳迁往邺城,不管事后怎么粉饰理由,都掩盖不了畏惧汉军的本质。
曹叡脱口而出问道:“何至于此乎!”
别看曹叡方才在太庙内,心中是担忧过洛阳会遭受过汉军的威胁,可也仅仅是担忧而已。
洛阳与长安之间,尽管函谷关早年为曹操所废弃,但曹操还是修筑了潼关这一座雄关。
当年曹操耗费无数人力物力,修筑完潼关后,就曾夸下海口潼关险要程度远在函谷关之上,可当十万雄兵。
关中之战时,也正是潼关轻易阻挡住了西凉铁骑继续东进的脚步。
有着这种先例在,曹叡内心的担忧,并不足以让他下定迁都的念头。
但贾诩接下来的话,却让曹叡的想法迅速地发生动摇。
“殿下。
自古以来,国都皆为一朝心腹所在。
心腹若安,则国祚必安。
潼关是乃雄关不错,糜贼也未必能攻下潼关。
可关键在于一旦糜贼率军兵扣潼关,以糜贼之当下声势,势必致使洛阳人心浮动。
亦会使大魏各地人心浮动。
此全因我朝中枢在洛阳之缘故。
而人心浮动之下,我朝可征召兵力不断驰援潼关乎?
再者先前陛下之所以迁都于洛阳,在于以那时我朝版图而言,洛阳位于我朝疆域腹心之处。
定都洛阳,可便于我朝掌控整个天下。
但如今关中万里疆域丧失已成事实,以当下我朝疆域而言,洛阳地处边域,离河北、中原二地甚远。
并不利于我朝控扼此二处战略要地。
三者先帝在世时,曾为我朝规划五都之所。
先帝有这规划,正是考虑到若一旦情势不利,我朝可迁都至五都任意一处,以图休养生息来日之战。
迁都有遵循先帝立下的祖制之由,殿下又何惧之有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