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哪怕贾诩说出以上三个理由,曹叡一时间还是不能够决断。
见曹叡脸上还带着犹疑,贾诩又接着对曹叡言道:
“今观天下局势,糜旸有韩白之略,此诚不可与之争锋。
然殿下也是熟读史书之人,难道不知道韩白二人,最后都不是死于战场之上的吗?
刘备今年年近古稀,尚还能在世几年?
以刘备之雄略,自能对糜旸信之不疑,但刘禅自幼长于宫墙之内,身旁环绕者皆为宦者,与当年桓灵二帝何其相似!
糜旸当下已有功高盖主之势,以刘禅之暗弱,来日逆汉朝政定然有变。
况纵使有诸葛亮在,刘禅不至于疑心于糜旸,可糜旸眼下已得关西世家相助,加之军威显赫,心中不会一直甘愿居于人下。
人心诡谲,向来不忍观之!
我朝当下要做的就是要尽力保留现有国土,一方面与孙权结盟共抗逆汉,一方面借助河北与中原二地休养生息。
河北、中原富庶犹在关中之上,加之有孙权结盟,待逆汉大变来临之日,我朝将来未必没有重新一统天下的机会。
种种利害,以殿下之智定然知晓,还望殿下莫要迟疑!”
论对人心的把握,贾诩在天下间都是有名的。
而自小生活在曹魏这个权谋大染缸内的曹叡,对贾诩眼下的判断更是觉得颇有道理。
糜旸目前来看是大汉忠臣不错,可当年的大父难道不是吗?
但曹叡还是未明确给出贾诩答复,曹叡是在担心曹丕的身体。
曹丕本就命悬一线,要是陡然听到要迁都的消息,先不说刘备何时去世,恐怕曹丕立刻就得直接惊吓过度而亡。
更何况眼下长安尚在。
更何况,曹叡思虑一番后对着贾诩言道:“长安乃天下坚城,城内百姓数十万,纵糜贼有雄兵十万想拿下长安也并非是一件易事。
日前孤还派虎卫将军许褚率一支精兵驰援长安,想来”
岂料还未等曹叡的展望说完,贾诩在得知许褚率军前往长安的消息后,他急的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殿下,不可,万万不可呀!”
贾诩激动的反应吓了曹叡一跳。
有何不可的?
见曹叡还一副迷茫的样子,贾诩急切地拍着身旁的扶手答道:
“五丈原一战后,糜旸并未立即率军围困长安,是为何?
岂非糜旸不愿图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