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了。
曹彰的语气也影响到了夏侯楙。
他的反应并不如曹彰快,可通过曹彰眼下的话语,反应再慢的夏侯楙也该回味过来了。
夏侯楙立即用充满怀疑的目光看向张郃。
不看还好,一看再联想起张郃以往做的那些事,夏侯楙越看越觉得张郃像奸细。
毕竟那么多节操满满的世家都叛了,张郃这个“三姓家臣”成为奸细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得亏眼下长安城的主将是曹彰,要是夏侯楙的话,恐怕这时张郃就已经被索拿入狱了。
听着曹彰冷冰冰的话语,再看着曹彰与夏侯楙二人那危险的眼神,张郃的脸上浮现一片苦色。
很明显哪怕眼下他的家人在洛阳,但曹彰与夏侯楙也已经不相信这层保障了。
凡是在曹魏官场摸滚打爬过的人,都十分清楚一个道理——人心如鬼蜮,向来不可直视!
只是若连这层保障都不信,他又能拿出什么更有说服力的保障呢?
但张郃不愧是张郃,在情急之下还真的被他想出一个办法:
“殿下若心有疑虑,何不派出一位心腹作为使者前去求见糜旸。
求见糜旸之时殿下可让心腹旁敲侧击,如此一来真相如何,待殿下心腹回来后自然可知晓。”
张郃的话让曹彰的话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得不说,张郃说的是有道理的。
反间计要想成功,往往依靠的是人心中的疑心。
正如当年贾诩施展的反间计一般,他故意让曹操在写给韩遂的书信中多处涂改。
这一点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无限放大马超对韩遂的疑心。
虽不确定有猫腻,但有猫腻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宁杀错不放过。
但贾诩当年之所以会采取抹书的方式,也有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那时韩遂本质上与曹操之间并没有什么。
那时曹操的确也不知道西凉军的一些军事机密。
不然的话贾诩就直接将知道的军事机密写在信中,那样一来无疑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眼下要想洗清张郃身上的嫌疑,派机灵的心腹再去求见糜旸一次探求究竟,的确是最有效的。
在张郃的保命建议之下,沉思后的曹彰深深看了张郃一眼。
“你先下去吧。
孤会派人按你说的去做的。”
曹彰的话,让张郃宛若捡回了一条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