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不对。
可要是一旦这个消息是真的,郝昭却始终按兵不动,坐观曹真被汉军戕害,那就算郝昭最后守住了陈仓城,那得到的也是死罪。
而促使郝昭不得不救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贾嗣所讲的陈仓城外的汉军兵力只有数千,可郝昭手中却有精兵上万。
若是围困陈仓城的是汉军主力,郝昭高低事后还能找个借口,说是汉军势大他突围不出去。
但以陈仓城内外真实的兵力对比来说,魏军明明是占优的一方。
那么郝昭要是迟迟一直不采取突围行动,事后肯定会被人怀疑。
当然郝昭之前在得知汉军主力都离开后,的确采取了率军突击汉军主力后路的行动。
但毫无疑问的是,每一次他都被诸葛亮率军打回城内,并因此折损了不少兵马。
这是陈仓诸位魏将都知道的事,但这样的事说出去会有人相信吗?
以两倍以上的兵力突围,还能被打的龟缩回城内。
要是糜旸统兵那尚且有理解的可能,但现在统兵的是“擅长内政”的诸葛亮呀!
虽说诸葛亮之前取得过平叛南中的大捷,可由于距离的问题,许多世人不清楚那场大捷的许多内幕。
所以世人大多数对诸葛亮的印象还处于:“尤善内政,稍善平乱”的状态中。
在这种印象下,谁会相信陈仓魏军这一段时日以来被诸葛亮蹂躏的事实?
相比于这“不切实际”的可能,恐怕世人更相信郝昭是在拥兵自重,观望成败罢了。
贾嗣要提醒郝昭的,也恰恰是这一点。
在贾嗣的提醒之下,郝昭最后只能不顾心中的疑虑,决定率军出城前往五丈原救援曹真。
而既然最后打算要救援曹真,那么郝昭的行军速度自然是不会有所拖延。
可这恰恰就中了诸葛亮的伏兵之计。
在陈仓城与五丈原之间的一座山谷之中,上万魏军自进入其中之后,就遭遇了数千汉军的伏击。
数千以逸待劳的汉军,先是在两侧的高山上推下巨石挡住山谷的进出口,成功将上万魏军都堵住了山谷之中。
然后居高临下的汉军,又开始施放箭矢对猝不及防,阵型散乱的魏军造成了大量杀伤。
在完成这两个步骤后,觉得时机已经成熟的诸葛亮,派出使者下往山谷内企图劝降郝昭。
近万魏军被困在狭窄的山谷中,本质上已经是瓮中之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