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怪那些大臣们。
与后世不同的是,两汉的礼制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特别是在帝王庙号这方面。
因为比较稀少,所以根本没多少案例可以参考。
无法参考,只能自己去摸索开创了。
而在祖前面加上一个美谥,成为一个帝王专属的庙号,是两汉帝王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
例如刘秀的世祖庙号。
其实在从先秦流传下来的顶尖庙号中,一开始并无“世”这一庙号。
“世”初始与今日众臣口中所说的,穆、仁、懿都在同一档次,都是一种常见的美谥。
之所以在后世人心中,“世”之一字会成为与太、高并列的顶尖庙号,纯粹是一般用这庙号的帝王,功绩都过于顶呱呱了。
例如孝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
“世”是典型的,字因人而伟大的成例。
而从那些庙号的释义来说,都不得不说是一等一的美谥,也能在某方面表达出刘备生前的为人。
但糜旸却总觉得美中不足。
“中祖”被你们吃了吗?
望着不断争论的众多大臣,望着默默无语的诸葛亮,糜旸知道是身为义子的他,为刘备争取荣耀的时候了。
随着糜旸的缓缓起身,殿内嘈杂的讨论声渐渐有着停息的态势。
而当糜旸轻咳几声后,整座大殿立刻陷入了一片安静之中。
看着糜旸的起身,坐在御座上的刘禅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
刚才第一次以天子身份临朝的他,快被众臣激烈的讨论声,给吵得头快炸了。
刘禅现在只希望糜旸一锤定音,他好早点下朝回去为他的父皇守灵去。
待殿内恢复安静之后,糜旸先对着御座上的刘禅微微一拜,然后转身看向殿内众臣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孤以为,先帝当上“中祖”之尊号!”
身为军人的糜旸,语气很是淳厚,借助着大殿内特殊的回声装置,他的话可以清晰地落入每一位大臣的耳中。
可就是在听到糜旸的建议后,大殿内的大臣脸上却纷纷有着别样的神色。
啊?
这?
有点过了吧?
寂静,没有赞成或者反对,大殿内只保持着寂静的气氛。
不过尽管嘴巴上没说什么,但许多大臣脸上的神色,却清楚的暴露出他们当下内心中的想法。
今日能参加大朝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