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宣读。
这样的待遇,自曹魏开国以来,从没有哪位臣子得到过,由此可见贾逵在曹叡心目中的地位。
曹叡知道他如此看重贾逵,是一定会得到回报的。
自小养在曹操身边的曹叡,曾多次听到过曹操对贾逵的夸赞,而曹操临死前让贾逵担任自己的治丧官,亦能体现出他对贾逵的器重。
「论稳定人心,匡扶时局,贾公可谓当朝第一。」这就是曹叡在众臣面前对贾逵的夸赞。
不过深得曹操权谋之术真传的曹叡,之所以会如此器重贾逵,还有着一层不为人知的心思:
众所周知,贾逵与曹休不合。
曹休掌军,贾逵掌政,他们的不合,才能让曹叡这位青年天子度过最危险的阶段,亦不会让曹叡将来有大权旁落的风险。
除去对曹休与贾逵的封赏外,曹叡短短数日内,还接连封赏了许多大臣。
眼下曹丕新丧,国境又有强敌压境,缺乏威望的曹叡只能通过大肆封赏的方式,来为自身赢得第一波人心。
甚至为了展现出自身宽容的一面,曹叡面对廷尉高柔提出的捕捉张合三族的建议,也未表示同
意。
当越来越多的长安败兵回到国境内后,张合投降糜旸的事,就再也不是谣传。
按照曹魏严峻的军法,张合是逃不过「三族消消乐」套餐的。
但曹叡考虑到张合全族是河北名门,故而只是下令逮捕张合的直系亲属,对于张合的旁系亲属,曹叡并未做出处罚。
曹叡深知他不是曹操,他当下的威望与曹丕相比亦相差甚多。
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不能贸然举起屠刀。
施恩,是当下自己能快速稳定权力根基的最佳方式。
曹叡的想法没有错,在得知曹叡宽容的一面后,不止张合的旁系族人,就是河北的许多世家也纷纷上书向曹叡感恩。
在初步稳定住人心后,一个令曹叡欣喜若狂的消息,从遥远的关中送到了他的手中——刘备崩逝了。
刚刚得知这个消息时,曹叡还有些不可置信,但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佐证消息就让曹叡彻底抛弃了疑虑,沉浸在喜悦中不可自拔。
确定消息无误后,曹叡第一时间亲临邺城外的祖庙,向曹操及曹丕宣告这个喜讯。
而在回到邺城内的皇宫中后,曹叡更是第一时间召集了在邺城中的诸位大臣。
诸位大臣在来之前,就得知了刘备崩逝的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