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子野心。
但随着亲自进入关中,张温却能清楚的感知到,好似「三长制」并不是如传闻中的那般如洪水猛兽一般。
不然身为底层的百姓,又何以对三长的「斥责」脸上丝毫无畏惧之意?
张温不知道的是,在田垄间穿梭的三长并不是在斥责田野间劳作的百姓,而是在教导。
关中动乱多年,各地都有着数以万计的流民,在汉军入主长安后,诸葛亮便开始筹划起安置流民的事务。
流民多年逃难,田地对他们来说原本就是一种奢望,这导致许多年轻的流民,根本不懂得该如何劳作。
而当世又不是后世,当时的农作物产量是相当看重耕种者的经验与技巧的。
故而为了尽快培养年轻流民的耕种技巧,诸葛亮下令三长要日日在田野中教导。
三长官位再低,但好歹高低也是个官。
在以往的时候,官不害民就算好了,更何况会不避艰辛教导百姓呢?
这几乎是一件只会存在古书幻想中的事,没想到的是,今日却切实地发生在了张温的眼中。
聪慧的张温随着不断的观察,也很快的发现了这一点。
察觉到这一点后,张温一脸艳羡的同时,口中还不由得发出了一声叹息。
因为张温这一刻也明白了,为何每位百姓脸上都会有着幸福的笑容,原因无非在于那实打实授田的「均田制」。
张温是在叹息,在汉朝蓬勃发展民生,呈现一片生机勃勃气象的时候,江东却依然处在纸醉金迷中,不明事理地抨击着大汉的「新政」。
车舆上不止有着张温,在张温的身旁还坐着一位名士。
这位名士是张温的副使,名周鲂。
虽说周鲂的名气比不上张温,但亦是江东一代近来声名鹊起的俊杰之一。
而孙权特地让周鲂担任张温的副使,原因在于周鲂相较于张温更为机警,能私下里为他完成一些事。
机警的周鲂见到张温矛盾的神态后,他的脸上已然开始浮现黑线。
他是不是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了?
出于对张温这位正使的尊重,觉得可能误会了他的周鲂,不由得开口问道:
「张君因何叹息?」
听到周鲂的询问后,急需要向旁人宣泄心中想法的张温立即开口答道:
「早前就曾听过孔明公治世天下无双,今日一见关中民生,方知所言不虚也。
关中大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