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民伐罪,那么汉军的西征主将,就不能是无名之辈。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这一点条件的汉军将领并不多。
诚然现在汉军内,有着姜维、邓艾、州泰、石苞等新生代的优秀将领,可他们的资历、名望都远远不够。
若贸然让他们单独执掌一军,是有着揠苗助长的隐患的。
而在上一辈将领中,张飞不能离开长安,马超又病重,吴懿、黄权等人又各有要任在身,所以一眼望去,赵云是最好的选择。
除去在资历威望这方面的考虑外,赵云的个人能力,也是糜旸看重的一个点。
赵云不是奇将,是正将。
对于正将来说,你让他打逆风局,可能太为难他了。
可打西征西域这种顺风局,却正是他擅长的地方。
以赵云稳重的性格,就算退一万步讲,西域诸国的祖坟冒青烟出了个战争奇才,那么在赵云的带领下,汉军也基本上不会遭受大败。
只要汉军不遭受大败,后期无非诸葛亮或者糜旸去接手战局就是,无伤大雅。
糜旸的考虑可谓是相当周到,而张飞对赵云的能力也是信任的,他担心的并非是赵云,而是名单中仅次赵云之下的刘封。
刘封身为刘备的继子,与张飞有着叔侄之情。
如果没有当年那档子事,张飞对同样性情刚猛的刘封,观感还是不错的。
只是世上本无如果。
张飞望向糜旸,对着他说道:「刘封性情倨傲,又是宗亲之尊,恐难以听从子龙号令。」
张飞直接向糜旸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为了解除张飞的顾虑,糜旸说道:
「叔父请放心。
今次西征,主要兵马乃是我的天策军。
我有信心,纵使刘封有犯上举动,天策军亦不会听从他的号令。
而若无兵马相助,刘封个人再勇猛,敢在子龙叔父面前撒野吗?」
糜旸的最后一句话,让张飞轻笑了一声。
他觉得刘封还不傻。
糜旸的话,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张飞的顾虑。
毕竟大汉的军制,与曹魏及东吴的都不同,自刘备时代开始,各位统兵将领的私兵,就一直受到严格的管控。
这一点在之前糜旸改革军制时,又在无形中得到了加强。
这种情况下,除非是糜旸去鼓动军队生变,不然其他人是没办法做到这一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