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初步打消张飞的顾虑后,糜旸又继续说道:
「侄儿之所以要用刘封为子龙叔父副将,有三点原因。
其一,刘封勇猛且颇通军略,有他协助子龙叔父,西征之事将更添胜算。
其二,刘封性格粗狂,以他性情若置于朝内,恐会增添许多是非,倒不如派他去大汉开疆拓土,这样先帝在天有灵,也会感到欣慰。
其三,待我军平定西域后,为稳定西域局势,总归是要赐封刘封至西域为王的。
反正迟早都有这一举动,还不如让刘封在这次西征之战中立下军功,在西域积攒声望,并且先好好熟悉一下西域的风土人情。」
当糜旸说完以上三点理由后,张飞心中的顾虑才完全打消。
随后糜旸又将目光看向诸葛亮。
注视到糜旸目光投来的诸葛亮,轻轻点头,以示同意糜旸的安排。
相较于张飞,其实诸葛亮对刘封的观感更不好。
但诸葛亮却比张飞看的更透彻些:刘封并非愚笨之人。
既然能够光明正大的通过立功的方式,来获取诸侯王之位,他又何必铤而走险呢?
更何况有着糜旸在,诸葛亮丝毫不担心,大汉会发生所谓的兵变。
见诸葛亮与张飞,都对自己挑选的西征将领名单无异议后,糜旸方才将名单呈到刘禅的案上。
嗯,今日刘禅也是在的,就是方才他一直都没什么存在感就是了。
至于糜旸将名单呈送给刘禅,倒也不是认为他会对这份名单提出什么看法,他就是想刘禅在这份名单上盖上天子印而已。
一直划水的刘禅,很愉快的履行了他唯一的职务。
当刘禅在西征将领的名单上盖上天子印后,代表着大汉西征一事的庙算初步结束。
而就在刘禅以为,他能够散会的时候,糜旸的声音又突然响起:
「在我军西征之时,逆魏与逆吴两方面,我朝也不该掉以轻心。」
可怜的刘禅,他的屁股都已经离开坐席有一些距离了,但在听到糜旸的这句话后,他还是老实的坐了下来。
表兄请讲,你讲完我就盖印。
糜旸的话引起了张飞与诸葛亮的注意,随后糜旸便将他收到的情报说了出来:
「不久前,曹叡派曹休前往豫州,并急调宛城守将司马懿前往邺城。
几乎是同时,孙权拜陆逊为车骑将军,荆州牧,领兵屯驻江夏。」
听到这两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