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臣建议,陛下当择心腹之人充任边将,并令各边将统属于一人,再赐予那人生杀之权。
如此一来,纵事急,终不致大祸也!」
说上心中所有的对策后,陆逊对着孙权深深一拜。
而随着陆逊的这一拜,孙权看向陆逊的目光更加欣喜。
论个人军略,孙权实在一般。
可孙权数十年来,能一直保有江东基业,在于他有个很特殊的天赋。
那便是他善于识才,更善于辨别各种策略的优劣之处。
在孙权看来,陆逊当下所提的应对之策,无疑是十分恰当的。
孙权深深看了一眼陆逊后,又将目光看向殿内的群臣,他朗声问道:
「诸卿以为伯言之策如何?」
殿内的东吴众臣在听到孙权的询问后,他们抬头看了一眼陆逊那挺拔的身影。
众臣虽无陆逊之才,可他们都不是愚笨之人。
陆逊都将利害剖析的如此清楚了,他们又岂会不知道陆逊所言,乃是当下对东吴来说最好的策略呢?
「臣等附议!」
一时间,众臣都开口同意了陆逊的策略。
若你真有公瑾之才,那我等便愿信上你一次。
坐在御座上的孙权,见众臣都异口同声地表示同意,他的脸上流露出喜色。
孙权喜得不仅是陆逊为他献上了佳略,他还喜的是,在陆逊的佳略下,众臣的语气变得坚定了起来。
人心,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可孙权知道,身为君主的他,还需要为陆逊的佳略上一道保险。
孙权从御案上拿起虎符,手中抓着虎符的孙权,正从台阶上一步步走下,朝着陆逊而去。
不久后,孙权就走到了陆逊的身前。
接着孙权就主动伸手将手中虎符交到陆逊的手中:
「当年,朕曾将这块虎符,亲手交至公瑾的手中。」
孙权的这句话,毫不掩饰地透露出,他对陆逊的信任及期待。
而孙权说完这句话后,他便正式下达诏令道:
「朕今日拜陆逊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自今日起,东吴一切兵马,任凭大将军调遣。
凡东吴统兵之将,皆受大将军节制。
大将军可不上奏,不审查,操大将之生杀大权。」
孙权话音刚落,殿内众臣都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向了陆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