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和技术员们也纷纷前来。
李忠义叫来火车负责人,科技司高级工程师张保明,和布来士.帕斯卡。
张保明三十五岁,旅顺出身,从以前的匠作局干到科技司。
他之前合作的都是欧洲工程师,所以现在能说三个国家的语言。
“皇上,各位大人,咱们这火车共三节,前面这个是火车头,后面两节是车厢。”
“车头有锅炉蒸汽机,按皇上的要求,尽可能增加了压力。”
“锅炉内装有两个平放的汽缸,有两对动轮,由齿轮传动,另装有一个大飞轮,借助于它的旋转惯性动力,保持汽缸活塞的往复运动。整个车头重5.5吨,不带车箱时,时速约10公里。”
这些年大乾统了度量衡,大伙还是知道十公里约是二十里路。
“一小时二十里,还没马跑的快呀。”有人笑道。
“这可以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跑,车厢可以拖很多,一次性带大量的人员和装备物资。”
“只要铁轨修到大乾各处,将来咱们大乾的机动能力将非常可怕。”
不用张保明细说,现场的都在大乾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只要想一想,就能明白这火车的好处和益处。
“这玩意,最多能拖几节车厢?”有人问。
“理论上可能拖几十上百节的,当然,要看动力够不够,我们现在还在进行汽缸的改进,增加动力,和时速。”
张保明说的略有点多,拖太多了不好控制,肯定会翻车,正常有个十几节就算不错。
“来,大伙先坐,试试,试试。”丁毅哈哈一笑,不过为了防止出生意外,所有内阁分两次坐。
呜,随着锅炉燃烧,浓浓的黑烟冲天而起,火车很快动了起来。
五百米还是很短的,时间一会就过去,大伙意犹未尽,纷纷赞叹。
不错,不错,坐完后现场一致好评。
唯一的缺点还是速度有点慢。
但这个不急,可以慢慢改进,历史上的火车,也是越来越快。
原历史在1876年7月3日,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窄轨)建成通车,那台英制名曰“先导号”的蒸汽机车(机车总重量1420kg)时速为24—32公里,为我国第一台外国蒸汽机车。
现在丁毅的火车已经有10公里的时速,相信用不了几年,就能达到二十公里。
现在要提高火车速度,就是提高锅炉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