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京师内城,崇祯帝突围无望在煤山自缢。
其后崇祯帝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被农民军俘获后下落不明。
而大顺王朝并未一统全国,在江南一带还是明朝的地盘,所以迫切需要拥立一位话事人。
两个月后的五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马士英的扶持下,宣布继承皇位,改元弘光。
弘光一朝存在不足一年,但属实是够闹腾的,一口气就整出了南都三大疑案:
真假太子案、大悲和尚案(真假齐王案)、真假童妃案。
其实所谓的三大案,都是围绕皇室“真假”二字展开的,这就让后人瞧够了热闹。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三大案都是弘光帝,质疑别人的身份真假,那弘光帝的身份是真是假呢?
1、没人能证明福王就是福王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万历三十五年生于京师福王朱常洵藩邸,是万历皇帝的亲孙子。
其后跟随朱常洵前往洛阳就藩,十三岁时被封为德昌王,并被钦定为福王世子。
崇祯十四年的时候,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陷洛阳,老福王朱常洵被俘获斩杀。世子朱由崧则侥幸躲过一劫,逃离洛阳后前往怀庆避难,两年被崇祯认定袭封福王。
不久农民军又攻陷献怀庆,朱由崧只好离开怀庆南逃,一路就跟潞王、周王等人逃到了淮安。
“北都之变,诸王皆南徙避乱。”(《弘光实录钞·卷一》)
由于此时崇祯帝已经自缢,所以江南诸臣开始商议再立新帝,毕竟南下的藩王可不少。
当时说话还能当用的兵部尚书史可法,给出了自己的议立建议:
先帝死了,太子、定王、永王下落不明,那就只能从神宗近亲找人继位了。神宗儿子瑞王朱常浩、桂王朱常瀛离得远,一时半会不能请过来;孙子福王朱由崧虽然近在边上,但是这货跟他爹一样人品不好;不如咱们就把神宗他爹,明穆宗的后代潞王朱常淓找来,这货人品好当皇帝。
“太子,永、定二王既陷贼中,以序则在神宗之后,而瑞、桂惠地远。
福王则七不可(谓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也)。唯潞王讳常淓,素有贤名。”(《弘光实录钞·卷一》)
当时有不少大臣是支持这个建议的,但是凤阳总督马士英不干了:
你们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