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太子没让老朱失望,但老天却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太子朱标薨逝,朱元璋失声恸哭,丧期届满时仍不愿除去丧服,经礼官多次请求,才释服上朝视事。
太子没了,大明江山交给谁,就成了摆在老朱面前的一道难题。到底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立嫡长孙朱允炆(因为生母吕氏成为继妃,他的身份也从庶出成为了嫡子)为皇太孙呢,还是从按照兄终弟继的规则,从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四位在世的嫡子选一个立为太子呢?老朱同志陷入了矛盾之中,让他难以抉择。后来,他接受了一些朝臣的建议,更是因为隔代亲的缘故,他把对朱标的疼爱和思念完全转移到了孙子身上,把时年15岁的朱允炆立为皇太孙,钦定为自己的接班人。
大哥朱标做太子,包括朱棣在内的兄弟们心服口服,不敢造次。但让一个15岁的侄子作大明皇位的继承人,情况就不一样了,让几个有资格争夺皇位的叔父们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但因为老爹还在,他们都得装得老老实实,谁都不敢有丝毫异动,因为他们对老爹的手段知道得一清二楚。
当然,老朱对儿子们的心思也很清楚,为了防止自己百年以后发生一些自己不愿看到的事情,他也提前做了一些防范。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五月十二日,他在嗣封晋王朱济熺(朱棡长子)的同时也下了一道密旨,向继位的二代晋王讲了一个故事:“五代初梁遣将康怀贞侵晋,围潞洲。及晋王李克用卒,子存勖立与诸将谋曰:‘上党,河东之藩蔽。无上党是无河东也。且朱温所惮者,先王耳。闻吾新立,以为童子未闲军旅,必有骄怠之心。若简精兵倍道趣之,出其不意破之必矣。取威定霸,在此一举,不可失也。’...梁王闻夹寨不守,大惊。既而叹曰:‘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太祖皇帝钦录》)”老朱讲这个故事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让朱济熺随时盯着燕王朱棣,一旦其有篡逆异动,坚决配合新皇予以武力解决。
朱济熺
同时,他也给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下了一道圣谕:“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相机度势,防边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明史纪事本末·卷十》)。”意思非常明确,就是要让朱棣带领弟弟们驻守要塞,保护大明,支持新皇。在驾崩前,他还遗诏:“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目的也是防止诸王趁机作乱,威胁到建文帝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