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虽然历时十六年,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燕王要想取胜也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靖难之役
首先,“靖难之役”没有法统上的正当性。古人打仗都讲究个“师出有名”,朱棣虽然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但朱允炆依然是君、朱棣依然是臣,以臣伐军就是篡逆,这一点朱棣自己也清楚。朱允炆继承帝位再不合理,但那是经过朱元璋认可的,你朱棣本事再大,但父皇老爹就是不传位给你,这个事实无法改变。皇帝削藩是天经地义,藩王起兵则是犯上谋逆,你的旗号再响亮、借口再完美,也很难得到普遍支持,所以历史上藩王起兵几乎均已失败告终,朱棣要想取胜绝非易事。
其次,燕王大多数都是在孤军作战。虽然老朱在世时赋予燕王“节制沿边士马”的权力,但前提是对抗北元势力的侵扰,没了这个前提也就没了这个权力。所以,在三年多的“靖难之役”中,除了他受他裹挟的宁王朱权外,其它各王没有一个支持的,他在大部分时候都在孤军作战,有好几次都到了失败的边缘,最终取胜在很大程度上有运气的成分。
再次,燕军在数量上始终处于劣势。建文帝在决定动手前,借北元侵扰调离燕王府的大部分护卫部队的同时,调派朝廷部队控制了北平周边及河南、山东等地的战略要地,朱棣对此一点办法都没有。因此,他刚刚起兵的时候,手里也就是几千人马,而朝廷第一次派出的军队就有13万之多,第二次更是达到了空前的50万之众,双方的力量对比极其悬殊。
当然,朱棣之所以敢于起兵对抗,一方面是被逼无奈,另一方面也是摸准了建文帝的软肋,基本上做到了知己知彼,对取胜虽没有绝对把握,但大体上还是比较乐观,否则不会贸然起兵。
第一、 建文削藩也让自己陷入了孤立。朱元璋封建诸王的目的是让他们驻守“险要之地”、合力拱卫中央,而建文帝的削藩致使诸王人人自危、朝不保夕,自然和朝廷离心离德,他们虽然控制着战略要地,掌握着大量部队,但没有一个支持建文帝,基本上都在看热闹。手握太祖密旨的晋王朱济熺,驻扎燕王后方的辽王朱植、谷王朱橞等藩王们都按兵不动,建文帝实际上是在和燕王单打独斗。
第二、 朝中没有可堪大用的谋略之臣。洪武时期的胡惟庸案,将朝廷勋旧几乎斩杀殆尽,留下的都是俯首听命的庸碌之辈,建文帝引为心腹又是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又都是些腐儒,虽有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却无经世致用的政治才能,在太平之世也许可以广施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