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根本没购车需求的消费者下单,现在网上流行的梗就是龙猫交付半年以上也没问题,老娘我正好开始学驾照……
其他新能源车渗透率飙升的数据背后,是大量老车主在转投阵营,换下来的燃油车实际上全都砸在了二手车商手里。
这场产业战略革命终究是让二手车商默默承受了。
想想也对,卖二手车的大多就是黄牛出身,也就是沪称打桩模子,江州喊串串。
没什么文化的脑瓜子灵活无业游民居多,说难听点大多都是混混、街溜子,他们怎么可能看到产业革命、国家战略这么高的层面。
只会埋头在自己能看到的那点车价涨跌,以为从去年就隐隐开始的二手车降价是淡季行情,还拼命吃进囤货,想等着涨起来大捞一把。
谁知从去年底到现在23年十一月了,二手车价格就没有一天反弹过!
连装模作样的拉动吸引韭菜跟进都没有,就是一路砸低。
还有什么国五国六的排放标准出台,都在进一步打压燃油车销售。
按说作为新能源车大佬,秭小伟现在已经可以算大佬了,他对这些败军之将,遍地白骨的尸骸应该不屑一顾的。
甚至站在国家政策层面看,这都是发展过程中可以付出的代价。
让集中起来的这么点倒霉蛋爆雷,比千家万户的燃油车都在贬值或者油价高企要社会影响小得多。
可秭小伟一直坚持隐居,坚持像个普通人那样生活的优势,让他能感受到这种触目惊心背后的巨大淤积。
既有这些社会底层的情绪压力淤积,也有这些巨大数量的燃油车资产堆积。
就像地震之后的堰塞湖,堵住了就是天然水坝,一旦垮塌的时候还是会造成伤害的。
而人工水坝筑起来的目的,往往是形成高低压力差,可以发电储能啊。
最近一直在思考各种储能方式的秭小伟,几乎是本能的联想到这点。
这种巨大的聚能为什么就不能用起来呢?
燃油车有错吗?
没有。
起码这些已经生产出来的燃油车,都是非常好的交通工具。
只是因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战略,这些车必须要让出市场给新能源车,让新能源车企能够迅速发展,具备出海大战的实力。
为了达成这么个目的,一切的政策思路脉络就非常清楚了。
甚至包括现在猛推新能源车吹嘘智驾的那些其实已经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