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得多。”
几位校领导都微微点头,其实在场人人都知道,前面五天里的四十位候选科学家们无一不是全力以赴,一位近年七旬的老科学家甚至因为发声太过用力,到后面体力不支,几近昏倒,完成报告后是被人扶下讲台的,他的这份认真与拼搏精神,也赢得了满场长达五分钟的声援掌声。
新闻里说这届“爱因斯坦科学奖”竞争之激烈前所未有,确实没半点夸张——这也与本届评选活动受到的关注度最高也有关,谁不想在当着全世界观众直播这样难得的机会,宣讲自己的学说,提升自己在科学界的名声地位?
有位老教授倒是露出了笑容,轻松道:“我也觉得不要紧,秦克和宁青筠占着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年轻。”
是啊,秦克和宁青筠才刚刚满22周岁,放眼全世界,能在这样年纪就站到如此高级别舞台的物理学家,实在已挑不出第三个了。
哪怕很遗憾地与这届的“爱因斯坦科学奖”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失之交臂,未来还有几十年的时光。
凭两人近些年来不断在学术、科研上取得的奇迹成果,只要学术底蕴再积累多些,最终拿下这两项大奖几乎没什么悬念。
唯一的悬念就是他俩会在什么时候拿到这两项大奖而已。
不少人听到老教授的话都暗暗赞同的点头。
田剑兰院士却有不同的看法,她摇头道:“秦克和宁青筠自从迈入学术界与科研界以来,不断地创造奇迹,除了本身的天赋与努力外,靠的就是一股一往无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锐气与冲劲。而且正因为他们年轻并且不断地取得成功,才会分外吸引全世界的关注。”
说到这里,田剑兰院士目光里多了几分的凝重:“今年将会是他们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一年。一旦他们折戟沉沙,围绕着他们身上的‘奇迹’与‘不可思议’光环就会褪却。后面想再竞争诺贝尔奖,难度就会高出许多了。他们得付出多几倍的努力与汗水,再加上一定运气,才有可能成功。毕竟,不是每一年他们都能取得这么多耀眼的成果。”
众人不得不承认,田剑兰说的更有道理,科研成果不是大风刮来的,谁也不敢说自己在三五年内就会有新的重大成果诞生,更别说每一年都有了,而且江山代有人才出,谁能保证几年前的学术成果,还能拼得过几年后别人更优秀的的研究成果?
数学系的卫元甫主任忽然笑道:“我倒觉得不必担心,与他们相识也有四年多了,每次为他们捏一把汗时,他们却总会创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