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陈夫子便是这么结识的。
陈夫子四年前来的村中私塾,那时傅长宁不过七岁,还是个小萝卜头,跟另外一位夫子混在初学班,授的是《幼学琼林》。
后来那位夫子离开,私塾人手不够,干脆便把初学班和大班合并,由李夫子教识字写字,陈夫子教儒学经义——私塾中那块锻炼的地界儿也是在那时候废弃的。
前两年,两人都只是普通夫子与学生的关系,真正相识,还是在那次陈夫子帮她找书后。
许是为了报答她爷爷的恩情,这两年里,陈夫子每次出门,都会为她带一些新刊印的道家书籍回来。
有些是赠品,大部分却是要花钱的。
傅长宁受到爷爷影响,自幼就是你帮我一分,我便要还你十分的性子,自然不愿相欠,偏生陈夫子又视金钱如粪土,她头疼了许久该怎么回报,一直不得其法。
直到突破练气二层,学了生木诀后,方才有了灵感。
傅长宁去山上寻了一些草药的幼苗,用灵气催生,而后将其炮制好晒干制成茶,准备打着爷爷旧方的名义送给陈夫子。
她修为不足,凡界又缺少灵气,无从补给,光是催生草药便花了半年工夫,更别提之后的保存和炮制工序了。
不过累是累了点,成果却是喜人的。
这些草药活性十足,药效极强,灵气含量却不至于太高,对凡人而言,既有奇效,又不至于对身体造成太大损害,用来缓解寒症是再好不过了。
眼见陈夫子收了药茶后,傅长宁总算松了口气,不再惦记这件事,转而研究起手里的《易学三解》。
这本书的著者柳大家年近古稀,近些年来沉迷求仙问道,心一痒痒,笔杆子也不停——这已是他出的第三本玄门杂学相关的书了。
而前两本,都给傅长宁带来了大量灵气。
故而她对这本也抱有很大期待。
而《易学三解》也没有辜负她的期待。
一个时辰后,隔间内刮起熟悉的灵气风暴,傅长宁在大门上施了个简单的提醒小法术,而后便盘膝坐下,彻底沉浸在修炼当中。
凡界没有灵气。
简单一句话,背后的意味有多沉重,却是直到自己真正修炼了,傅长宁才真切地体会到。
哪怕她能通过观想能够化生灵气,由于这天地的原因,那灵气也至多不过维持几个时辰罢了。
便如那“瀛洲”二字,仅仅一夜便散了。
故而,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