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流程主任尚不甚明了,如雍葭所提SCI,主任仅知SOS而已。主任当面赞扬雍葭,谓其参与碳资产管理培训后,即撰写碳排放核算之专利,令人钦佩。主任认为雍葭之认真态度,实乃值得表彰。主任又自嘲,自谓参加众多培训,却从未想过有何作为,此乃主任高情商之体现,自嘲自黑,永不犯错。主任遂命雍葭考虑,能否依其专利之法,核算水务组之碳排放。
“即吾等现行节能减排之项目,核算其对碳减排之影响。”
“汝之专利所书核算之法,本以废水为基础而展开。”
“今当验证此法能否带来额外之收益,吾等是否减少碳排放?”
“勿仅以废水为限,须扩展至整个水务系统,方能扩大收益。不仅废水,纯水、给排水、对外环保皆需纳入,尽揽全局。”主任此言,老呼昂译之,犹教授所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主任又言,此意非指3060之碳达峰碳中和,乃欲雍葭立足水务,核算碳减排之成效,评估其收益。无论能否交易、转化实际效益,甚至折算为无形收益,皆须核算。
“最终视其有无亮点,若有,则先朝此方向努力。或行TQM,或行他法,总之,先核算收益,择其高者而从之。”主任预言,若此路得通,则前景广阔。
“今月核算水务,来月核算暖通。汝最终之目标,乃核算整个基地太阳能之碳资产。”届时,雍葭将名扬四海。
“如刚一般,汝二人肩负重任,速去开拓!”有诗记云:
一篇论文百般难,两月等待心彷徨。
三千奖金未到手,四顾无人问短长。
-----------------
“主任命予吾新事。”
“愿君析之,以指导之乎?”
“依吾之专利而安排者。”
“今彼尽将废水回收,力求零排放。”
“昨观展,亦联络多行零排放之业者。”
“似已筹备数年矣。”
“零排放之项目。”
“然,论文之费,彼出否?”
“当出。”
“彼已言及论文之事。”
“钱已转于汝乎?”
“尚未。”
“此事易为”,然老呼昂劝雍葭勿急于交卷,宜待十二月再交,免又添新事。老呼昂闻雍葭述下午之谈,判此新事虽简而意深。感慨雍葭之主甚慧,惜其文化未高,否则成大专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