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也没有正式生产,在高振东之前,也没有人考虑要搞这个事情,所以自动化的交变负荷测试设备是没有的。
在这里的同志,都是按照高振东的要求,在手工控制发动机的负荷。
“这里的同志,已经三班倒的在这里连续工作很多天了,他们的工作就是及时调整负荷。”机械科的同志向领导们介绍道。
“嗯,看来你们的可靠性测试很严谨啊。”部总工对此很是满意,要说十七机部哪里的高科技味道最浓,毫无疑问就是高振东这里,不只是技术,还有他们的研究制度和流程,以及具体的执行。
“这都是高总工给我们定下的计划,我们只是执行而已。”
“能把你们的测试计划给我们看看嘛?”十三机部科技司司长问道。
等他接过试验计划,看了几眼就抬起头来,看向高振东:“高总工,你们准备把这两台发动机测试到报废?”
“是的,我们这不是生产后的质量抽检,而是研究过程中的试验,我们还是想把数据掌握得更全面一些,不止这一批,我们第二批发动机造出来以后,也要这么搞,包括冷热冲击测试在内。至少有三批以上的测试数据做支撑了,那就说明这个发动机是真的搞好了。”高振东全面介绍了自己的测试计划。
“你这个计划可以让我带回去么?我看这里面的测试项目,都是针对汽车发动机的,对我们的其他发动机的可靠性等测试非常有意义。”十三机部的同志是识货的,这本来就是几十年后的汽车发动机耐久性可靠性测试标准里抽出来的。
“没问题,回头我发一份邮件给你。”高振东笑道,自己还真没注意到,这东西也是能推广的。
同志们就在试验场看着这几台发动机轰鸣了半个小时,高振东道:“走吧,我们还是回会场去,这里声音太大,不方便交流。”
应该是感觉到自己一行人在这里会影响到这里的同志们工作,部总工点点头:“走吧,我们回会场去。”
回到会场刚一坐下,十三机部的同志就迫不及待的问高振东。
“振东同志,你搞这个发动机,是准备用在什么地方?”
高振东有些奇怪的看着他:“这东西用在什么地方,那是你们的事情啊,我就负责把它搞出来,怎么用、怎么改那是你们使用单位的事情。”
部总工噗嗤的一声笑了出来,高振东这管杀不管埋的劲儿又出来了。
“你的意思是准备把这个技术转移给我们?”十一、十三这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