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同志都懵了,这么大个馅饼,就这么直勾勾的砸自己头上了?
十七机部的总工笑道:“是这样,我们振东同志工作比较忙,像这类工作,他都是播下种子,就把技术转移到更能发挥作用的单位去,类似的课题,在他这里不少,在很多个部委都有。”
如果别人说这件事,可能十一、十三两个部委会觉得在开玩笑,这么大的事情,你定得了?但是这是人家部总工,说话一口唾沫一个钉的那种。
两个部委大喜过望:“那就太感谢十七机部、感谢高总工了,我们一定把这个技术用好,造福群众。”
高振东这才轻咳一声:“不过这个技术的后续使用和改进方面,我倒是有些建议,只是个人建议。”
“您说,您说。”科技司司长甚至和这位与自己同级别的同志都用上了敬语,主要是人家这事儿办得,那叫一个大公无私。
不止他个人,还有十七机部都是这样,一心为公。
十七机部:也没有了,主要是习惯了。
“首先是这个发动机的改进,在这个发动机的设计上,我已经尽量采用了模块化结构,也就是说,发动机的基本结构除了正时系统等附件外,发动机的核心——汽缸是单缸为单位的。”高振东笑道。
作为十三机部科技司的司长,对方马上就听懂了他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这个发动机增减缸数很容易?”
“对,我建议后续工作中,这台发动机可以改变点火角,减一缸变1.5三缸,或者加两缸变3.0的6缸,当然,L3发动机有点抖,L6发动机有点长,这可能是它们的缺陷。”
L4变L3这种事情,几十年后在国内卖L3的合资厂这么干的可不少。
至于L3做得不好会抖,高振东知道,不过这年头明显不是考虑抖动的时候,而是怎么把这个经过后世国内多个厂家、多个型号、多年验证的发动机,给利用到极致。
再说了,L3的抖,在这年头的同志们看来估计都不是个事儿。
果然,十一机部的副领导笑了起来:“不抖不抖,不长不长。”看L4的那个运行状态,L3的又能抖到哪里去。
只要这件事情能实现,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汽车工业有了一套从1.5到3.0的全套先进发动机,足以在小型汽车方面,应对所有的可能性。
人家奔驰的220S用的不也就是个2.2升发动机嘛。
十三机部科技司司长也点头赞同:“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