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距离30多公里,开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只是这次行程比较紧凑,不能前往参观。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趟「东方列车谈话」旅程最后一个嘉宾,2006年布克奖得主,基兰·德赛将在本站上车,与张潮展开对话。
随着车厢门的开启,普通旅客上下车完毕后,张潮就见到了一袭黑色风衣、搭配白色衬衫的基兰·德赛。
这位印度裔的女作家现在也不过30多岁,一头长发,表情和蔼。虽然皮肤略黑,但是深邃的轮廓和高耸的鼻梁还是展现出了她的血统。
张潮与她打了招呼,轻轻握了下了手,就邀请她进了车厢。
基兰·德赛与大卫·米勒一见面,就热情的轻轻拥抱了一下,两人显然十分熟悉。基兰·德赛就是大卫·米勒力主签下的,对于他负责的国际文学部门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毕竟「布克奖」的分量摆在那里。
略作寒暄之后,张潮、基兰·德赛、许蕊雅、苏珊坐在采访车厢里。
张潮作为“东道主”,先开了个玩笑道:“听说你喜欢在厨房里写作?那是否在这里摆上食物,会更让你觉得轻松一些呢?”
基兰·德赛写作时喜欢呆在厨房是她获奖以后接受采访说的,并不是什么秘密。
张潮一句话,就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基兰·德赛也大方地笑道:“在印度,厨房可能是唯一完全属于女人的地方。我从小就在厨房里听我的妈妈与阿姨们聊天。
她们会说许多平时不会在男人面前说的话,其中就有许多邻里和亲戚间的轶事,这是属于女人的‘秘密之地’。
所以在厨房时,我会进入一种特别的状态,仿佛许多女人,老的、少的,在我耳边喁喁细语……我不过就是把这些听到的故事,再写到纸上罢了。”
张潮笑道:“这是印度天才们的传统吗?拉马努·金说过,他那些奇妙的数学公式,都是娜玛卡尔女神在梦中告诉他的。”
基兰·德赛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道:“拉马努·金才是真正的天才。我不过是想写点故事的普通女人。但不得不承认,你的夸奖让我心花怒发。”
两人这时候才算是互相确认了彼此的善意,后面才可以真诚的交流。
张潮这时郑重地道:“德赛女士,希望之前小小的风波,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友谊。”
基兰·德赛一笑,说道:“我和大卫说了,正因为这场风波,我才更愿意来与你进行对话。我想,作家之间原本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