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二人身上。
诸葛亮没有等多久,虞翻与孙桓二人就被侍卫带到他的身前。
见到这二位“忠臣”到来,诸葛亮收起沉思的神色,换上了一副和蔼的面容。
“二卿请入座。”
诸葛亮的话语犹如一阵春风吹拂过虞翻与孙桓二人的内心,让这二人原本敏感忐忑的内心安定了些。
特别是他们二人在左顾右盼后,发现某人并不在现场,这让他们二人心中齐齐松了一口气。
稳定下内心后,虞翻与孙桓二人便应诸葛亮所请,坐在了相应的座位上。
虞翻与孙桓二人虽近期一直都在诸葛亮的军中,可诸葛亮就没信过他们二人。
所以除了在生活条件上没有委屈过他们之外,他们二人的自由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在自由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虞翻与孙桓二人对梁州战事几乎就不太了解,不然他们刚刚下意识也不会以为某人会在场了。
虞翻与孙桓二人方才脸上的忐忑没有逃过诸葛亮的眼睛,在看到这一点后,诸葛亮心中的把握不禁又多了几分。
要想成功说服虞翻与孙桓这二位“忠臣”为王前驱,必须要好好利用糜旸在江东的威望。
等虞翻与孙桓坐下后,诸葛亮对着他二人言道:
“当下梁州战事正酣,我朝虽有大将军用兵如神,可由于魏军兵力众多,我军的形势并不容乐观。”
“大将军?”
听到诸葛亮话语中的大将军三个字,虞翻与孙桓的脸上都流露出疑惑之色。
将近一年来虞翻与孙桓要么在南中,要么在汉军中,很多消息他们都不知道。
看到虞翻与孙桓脸上的疑惑之色后,诸葛亮解释道:“不久前陛下正式下诏,表拜梁州牧为行大将军。”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虞翻与孙桓的脸上流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同时他们心中还觉得,糜旸能得到如此尊荣,实在是理所应当的。
只是相应的,在听说糜旸与魏军交手陷入下风后,虞翻与孙桓的心中不由得有些窃喜。
他们二人的窃喜一方面源于喜欢看到糜旸这个心中痛恨的敌人吃亏,另一方面则是为江东感到庆幸。
虞翻与孙桓皆是江东重臣,他们二人当然知道孙权心中暗藏怎样的志向,委身于大汉为太尉,只是孙权的权宜之计罢了。
旁人不知道,虞翻与孙桓可是知道,孙权之所以会下定决心出兵协助南中叛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