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将专门为国家从事军事服务的军人划分为了军户,这一制度为朱元璋所延续。而军户身份的认定也显得十分简单粗暴,无论是以什么形式为朱元璋提供军事服务的军人在明朝建立以后的户口统计中,一律被划分为军户,并且家中只要有一人服役,无论是正在服役或者是已经退役甚至是战死,全家都被认定为军户。明朝制度规定军户之中的壮丁为正军,也就是明朝实际意义上的军人,家中剩余的人则被是为预备役。由于军户规模之大导致了朱元璋可以说出自己不费钱粮而养百万兵这样的话。
在选官制度上面,朱元璋虽然恢复了科举制度,也就是古代的公务员考试,但是科举的范围却明显的缩小了,在唐朝最热门的两个科目是明经和进士,第一个是考验人的记忆力,也就是将一段古人文字挖去数个空,让人来填,谁填对的多,谁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而进士则是考人诗词歌赋。到了宋朝,进士就更加注重考察考生的临机应变能力,经常会将一些地区实际发生的案件出成题目让学生分析,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当然最热门的两个科目就意味着除了这两个科目以外,还有其他的科目,其他的科目有包含算数和自然科学的,可以说是国家综合考察并征用人才的重要手段。在这一时期的考试都是十分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人尽其才,即便是文史类不好的也可以通过理工类进入中央政府。
朱元璋剧照
但是等到了明朝,科举考试就已经变得十分僵化了。考试的内容与形式变得单一,我们需要注意八股文并不是明朝的时候才出现的,而是在南宋时期就已经有了的一个东西。在南宋时期,八股文是一种写文形式,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总分总格式。等到了明朝,这一格式变成了僵化的、毫无生气的一种考试标准范式。同时考试的内容变成了皇帝或者主考官从四书五经中任选一句或者一段话,让考生通过八股文的形式按照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写朱熹是怎样理解这一段圣人文字的?而为政府提供科学技术服务的工匠以及科学家,则被以匠户等户种登记在册,永世不得改变。
在此我们已经把朱元璋建立王朝以后的主要政治、经济举措都已经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归总,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的各种举措具有明显的理想化倾向,他希望能够定国安民,因此制定了很低的农业与商业税率,这就实际上导致了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国家庞大的支出与微薄的收入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结果就导致了他不得不通过给官僚极低的薪俸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使得中下层官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